1. 模块按需加载
- 使用require.js
- 使用oclazyload.js
由于采用angular做了网页的单页面应用,需要一次性在主布局中将所有模块需要引用到的js都引入.对于比较小的项目,这是可行的,但是对于大的项目,一旦js文件较多,在页面首次加载时就引入所有js文件,无疑会延缓页面加载的速度,造成不良额用户体验.那么分布加载(按需加载)就显得很有必要了.
1.1 使用require.js
main.js配置所需js路径,启动app.js, app.js加载路由js,配置全局变量及相关全局设置
1 | main.js |
1 | route.config.js : |
1 | app.js |
app.js在遍历加载路由时,给route加个了resolve属性,resolve()为值,所以最后路由变成了
1 | $stateProvider |
前文说了lazy()按需加载,那么之后创建的js文件,即可使用lazy()来注册
1 | return app.lazy.controller("competitionStatisticsController", controller); |
1.2 使用oclazyload.js
index.html需引入app.js,主要内容为定义的angular.module,以及路由配置:
注意:oclazyload.js在angularjs后引入
1 | app.js |
然后在配置路由的时候调用loadMyCtrl()方法
1 | route.resolve = loadMyCtrl(route.dependencies); |
那么问题来了!
为什么需要使用resolve?
当路由切换的时候,路由的页面中的元素(标签)就会立马显示出来,同时,数据会被准备好并呈现出来。但是注意,数据和元素并不是同步的,在没有任何设置的情况下,AngularJS默认先呈现出元素,而后再呈现出数据。这样就会导致页面会被渲染两遍,导致“页面UI抖动”的问题,对用户不太友好。resolve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resolve是干嘛用的 ?
resolve属性里的值会在路由成功前被预先设定好,然后注入到控制器中。通俗地将,就是等数据都“就位”后,才进行路由(其实我觉得也不能叫路由,因为路由是一些列的操作,其中就包括了设置resolve属性等等)。这样的好处就是页面仅会被渲染一遍。
参考: